发展“环水有机农业” 减少流入水中污染物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7年,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特别是要抓好重点流域区域水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如何将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好结合?政协委员、环保部南京环科所所长高吉喜接受南京报业传媒集团记者采访时认为,江河湖泊的污染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农业面源污染,应该鼓励在江河湖泊周边大力发展“环水有机农业”,有效降低污染物流入水中,改善水环境和土壤环境。
高吉喜介绍,造成水体、土壤污染的原因很多,其中,农业药液污染是主要原因之一。数据表明,使用农药后, 70%—80%的药液直接散落到环境中,致使重金属、卤烃等累积,导致地表水、土壤、地下水和农产品污染。不但污染环境还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威胁食品安全。
“发展有机农业就不一样了”,高吉喜说, 有机农业能明显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提高生物多样性、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过去使用传统种植方式造成污染的土地,在推广有机农业后,经过3—5年的转化,就可以改良土壤环境,生产农产品也能达到有机食品的标准。但由于转化期内存在降低粮食产量等问题,目前大面积推广有机农业还不太适宜。他建议优先选择大江大河大湖的周边,先期施行有机农业,也就是“环水有机农业’。”
高吉喜说,要在重要的湖库周边、江河源头区、饮用水源集水区等重要的水环境功能区,大力推广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向水体氮、磷等物质输入量,遏制湖泊富营养化现象, 在保护好水环境的同时,提升当地农产品品质,实现农业提质、农民增收。
高吉喜建议,将环水有机农业纳入到、地方和有关部门的年度重要工作计划中,并建立考核机制,“建议尽快启动一批水环境敏感区域及重要的饮用水源集水区的环水有机农业试点项目,跟踪监测其控制面源污染、保护水质的功能。” 而面对有机农业发展中暂时的减产及农产品推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诸多问题,他建议相关部门制定对环水有机农业的扶持政策,在有机生产转化期,给予农民适当的补偿,包括技术指导和认证费用,有机肥、生物农药等生产物资的补贴等。
高吉喜介绍,造成水体、土壤污染的原因很多,其中,农业药液污染是主要原因之一。数据表明,使用农药后, 70%—80%的药液直接散落到环境中,致使重金属、卤烃等累积,导致地表水、土壤、地下水和农产品污染。不但污染环境还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威胁食品安全。
“发展有机农业就不一样了”,高吉喜说, 有机农业能明显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提高生物多样性、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过去使用传统种植方式造成污染的土地,在推广有机农业后,经过3—5年的转化,就可以改良土壤环境,生产农产品也能达到有机食品的标准。但由于转化期内存在降低粮食产量等问题,目前大面积推广有机农业还不太适宜。他建议优先选择大江大河大湖的周边,先期施行有机农业,也就是“环水有机农业’。”
高吉喜说,要在重要的湖库周边、江河源头区、饮用水源集水区等重要的水环境功能区,大力推广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向水体氮、磷等物质输入量,遏制湖泊富营养化现象, 在保护好水环境的同时,提升当地农产品品质,实现农业提质、农民增收。
高吉喜建议,将环水有机农业纳入到、地方和有关部门的年度重要工作计划中,并建立考核机制,“建议尽快启动一批水环境敏感区域及重要的饮用水源集水区的环水有机农业试点项目,跟踪监测其控制面源污染、保护水质的功能。” 而面对有机农业发展中暂时的减产及农产品推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诸多问题,他建议相关部门制定对环水有机农业的扶持政策,在有机生产转化期,给予农民适当的补偿,包括技术指导和认证费用,有机肥、生物农药等生产物资的补贴等。